刘晓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北京东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国家级非遗剪纸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也是包头剪纸的代表人物”草原剪纸四姐妹”之一郑蝴蝶的女儿。作品《肥猪拱门》被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收藏,并多次参加剪纸展览获奖,2008 年奥运会期间在奥运村媒体村做剪纸技艺现场展示。多次受邀到韩国、美国、伊朗、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缅甸,越南,日本,菲律宾,巴基斯坦,智利,吉尔吉斯坦,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16 年 1 月著书《会讲故事的吉祥剪纸 - 中国剪纸艺术的教育性传承》正式出版发行。
[我的姥姥王梅花]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太姥姥张三女,是当地有名的巧人,她会绣花、剪花,还会捏面人。姥姥王梅花,是太姥姥唯一的女儿,从小跟着太姥姥学女红,一双手在纸和剪的磨练下灵活而精巧,在当地也颇有名气。有一年端午节,我回家乡去看望姥姥,姥姥正在专心地剪着端午节要张贴起来的红公鸡和黄老虎。我们当地常用面和水在火炉上加热做糨糊,我想,姥姥做得那么慢,我就来帮她做糨糊、粘剪纸吧。姥姥想了想说:“一会儿,你自己剪一个再粘一个,我这个就自己来完成吧。”当时,我没有多想,后来才明白,姥姥是觉得,只有她亲手剪、亲手粘,这个端午的剪纸贴到她小孙子的门上时,才能护佑她的小孙子一年平安不生病。于她,剪剪纸、贴剪纸是一生的信仰,是一种神圣的仪式,需要无比的虔诚和敬畏。
图:端午大公鸡
在民间传说里,虎是辟邪保平安的文化图腾,很多地区在春节窗花中要贴虎形象的剪纸。这幅姥姥的作品中,有一个细节要讲给学生们——这只虎是没有眼珠的。姥姥常说,在过去的剪纸中,如果动物和人的剪纸要有了眼珠,那就会变成活的了。从作品中可以看到那一代人对剪纸神话的信仰和寄托,让学生们关注到民间剪纸中巫术剪纸的存在。
图:《喜兔吃白菜》姥姥王梅花的剪纸作品
[作品赏析]:民间剪纸中,任何一幅作品都有她特定的含义, “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幅剪纸作品,是结婚时贴到婚房窗户上的,中间 “喜”字,下方 “喜兔吃白菜”,“白菜”取谐音,寓意“百财”,兔子在民间传说中被供奉为 “子神”, “喜兔”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整幅剪纸表达了作者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我的妈妈郑蝴蝶]
我的妈妈郑蝴蝶,在太姥姥和姥姥剪纸的耳熏目染中,8岁就开始给邻居们剪老虎之类的窗花了。那时候,因为姥姥家里的孩子多、生活困难,妈妈没有上过一天学。繁重的家务劳动之余,剪纸就成了她唯一的爱好。
在妈妈剪剪纸之初,姥姥的心情是矛盾的,她不愿意妈妈学习剪纸,因为能者多劳,一个人越能干就越辛苦。半个世纪过去了,姥姥去世了,妈妈也过了知天命之年。妈妈常说,剪纸是姥姥送给她的最宝贵的礼物,姥姥身上那种善良、纯朴、坚韧、隐忍,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教会了她执着勇敢地面对生活。
18岁,妈妈到了包头,开始大集体的劳动,剪纸更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逢年过节,她都要剪个花鸟贴起来,遇到有人结婚办喜事也要剪个喜花去。一开始,她只是剪一些普通的图案,后来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一些别致的花样。
繁重的劳动打磨着身体,也滋养着精神。春天的播种犁地,秋天的丰收碾谷,都抽象为妈妈脑中的剪纸图案。在创作过程中,妈妈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半夜3点,夜深人静,是创作灵感最好的时候。”妈妈常说。
《春耕》《春牛》《碾场》等劳动场景,陆续经她的巧手创作了出来。
图:《春耕》郑蝴蝶剪纸作品(中国美术馆藏)
22 岁后,妈妈相继有了我和弟弟两个孩子,更体会到姥姥当年抚养几个孩子的不易,内心积聚的感动和感恩之情集中爆发了,《母爱》《母子情深》《负重的母亲》相继创作出来,一幅图一个故事,饱含深厚的情感。 1995年,全国妇联举办“首届中华巧女大赛”,妈妈挑选了20 多幅参赛作品邮寄到北京,获得了优秀奖,受到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的亲切接见。之后,68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多次被邀请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剪纸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图:《母爱》郑蝴蝶剪纸作品(中国美术馆藏)
从农村到都市、从中国到世界的体悟,粗犷与细腻的结合对比,妈妈的剪纸作品映照出她饱满富足的内心世界。那些朴素的劳动场景、生育主题、传统习俗,自然地融入到她的剪纸创作中来。不描不画、随心所欲,妈妈的创作灵动自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
妈妈有一个遗憾,就是小时候没能上学。
妈妈小的时候,她的哥哥和妹妹都上学了,有一天回到家里,姥爷让大家算一道算数题,哥哥和妹妹很快就有了答案,而妈妈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她觉得迷惑,问自己是不是个傻子?后来才明白,这是因为自己没上学的缘故。于是,她就在家务之余,很勤奋地跟妹妹学算数口诀。
直到现在,妈妈都对有学问的人怀有深深的敬意。
妈妈对我讲,8岁时,她就可以给邻居婶婶家剪老虎窗花了。一边剪,一边吃婶婶给准备的“油蛋蛋”——这是当地的一种在当时十分稀罕的食物,平时是根本吃不到的。她觉得这简直是她经历的一件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对同学们讲到这个情景,有一个同学问我:老师,老师,她为什么那么馋呢?我忍俊不禁。也许,这就是时光隧道给我们带来的情感错位吧,现在物质丰富、生活幸福的孩子们,根本无法体会到在那缺吃少穿的岁月里,食物对孩子的珍贵与诱惑。讲到这里,我常常让孩子们去思考:那个年代,虽然缺衣少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那么淳朴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还是那么富足,还有那么强烈的爱美之心,而我们今天应有尽有,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反倒淡漠呢?该怎样去看待那一代人及那一代人的生活?今天的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妈妈常跟我说,年轻的时候想孝敬姥姥,但当时生活艰难,也没有钱给姥姥花,等生活宽裕了,姥姥又不在了。妈妈一辈子都没舍得“呛”姥姥一句,没舍得说姥姥一句不是。她陪姥姥住的最后那段日子,天天给姥姥洗脚,姥姥走了的那段日子,她一提起姥姥就哭……
图:《母子情深》郑蝴蝶剪纸作品(中国美术馆藏)
[作品赏析]:这幅《母子情深》,讲述了妈妈给孩子做鞋的故事。很多年前,农村经济落后,没有电灯,家家户户用的大多是油灯。作品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油烟剪得很浓,表明妈妈挑灯熬夜做鞋到鸡鸣的辛劳。针线笸箩里放着一只做好的虎头样子的鞋,叫“安嘴鞋”,母亲手里还在缝另外一只鞋。妈妈讲,这是当地一种习俗,在孩子出生满一百天时要穿上妈妈亲手做的虎头鞋,希望孩子走到哪里都有饭吃。画面里,一个胖娃娃伸手扒着针线笸箩,看妈妈为自己做的鞋,突出了母子情深的主题。姥姥叫王梅花,于是妈妈就剪了一件撒满梅花的衣服,还剪了一只落在“母亲”发髻上的蝴蝶代表自己,表达了自己依恋母亲的挚爱之情。
剪纸创作源于生活,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是创作一幅好的作品的源泉,剪自己的所思所想才能剪出属于自己的好作品,提示学生在以后的剪纸创作中多加入自己的亲身感受。
剪纸是一种母亲文化,她是母亲的艺术,更是中国民间艺术的母亲。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一到冬天,姥姥和妈妈就几乎不停地在剪剪纸。
炕上、地上,总有一层层的纸屑,自家的门头上、窗框里、水缸上,贴着满满的大红剪纸。狮子老虎、公鸡逗花、蝴蝶扑瓜、喜兔吃白菜,各种喜庆吉祥的图样,在暖阳的映照下,艳丽夺目。温暖、喜庆的大红色彩,剪纸的信仰、传说和故事,滋养了我的童年,成为最美最深的童年记忆之一。
在我最初学习剪纸的时候,妈妈常启发我说:过去的老剪纸就是 “远瞭是花花,跟前看是粑粑”,剪纸就是随心所欲的创作,想怎么剪都可以,没有什么定 式。不过,要想剪出一幅属于自己的好作品,一定需要多观察,多体悟。
我们在创作剪纸,可是我们剪的不仅仅是一张纸。
漫长的岁月流转中,由于民情民俗的相对稳定,剪纸样式、剪纸作品的相对固定,边远地区的文化封闭,使得传统文化的不同层次,都在我们的剪纸作品中得以保留和体现。
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民族艺术初始期的神秘,看到民族艺术上升期的艳丽、雄 浑,成熟期自由挥洒的神韵,从中获取历史和文化的启迪。
剪纸是一种媒介,让我们与既往的习俗和文化传统产生链接,了解剪纸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她成为我们的精神、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天的我们,如何重新审视和关注剪纸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热爱手工,喜欢剪纸 的孩子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