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10期: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来自主题:关于语文学习的思考

image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在为我的学生编辑语文学习资料。忽然,不知是一种灵光的遇合,还是一种遐思的召唤,一组文字跃出了我的脑海,我在材料纸上飞快地写下这样几句话——
让我们把“读”看作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让我们把“写”看作是对读者心灵的诉说;
聆“听”自然的箫声;
悟“说”人生的旅程。



我一直在幻想这样一幅学习语文的画面:太阳出来了,风吹在脸上,老师带着学生登上芳草萋萋的山岗,面对远处的青山或大海,读诗书,诵经典,谈抱负,诉追求……“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描绘的那样一幅画面至今让我感念怀想、心往神追……



是什么时候,我们远离了自然,远离了经典(即便是今天,我们课本的文化“含金量”仍然偏低),远离了思考;是什么时候,我们的思想变得平庸而肤浅,心灵变得贫瘠而荒芜,精神变得苍白而凹陷……面对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的精神空间的肆意挤压,每一个关心教育、关心自己发展命运的人不禁要问:“人为什么要受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其实,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历来就有所谓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争。在价值观的视野之下,我们很难澄清或甄别谁是谁非,因为二者都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有过重大影响的教育目的价值观。然而,物质的繁荣、技术的进步、社会的需求是否就要以损害或者钝化精神生活为代价?人们在极力推进物质生活富裕进程的同时,为什么就不能极大程度地推进精神生活的进程?在精神与物质之间为什么就不能找到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与和谐?



或许,正是这苦苦地追问与思索,让我感悟到:真正的教育,它既能符合受教育者的主观需要(个人的发展、人性的发扬……),使其身心潜能获得充分地发展,又能配合社会文化的客观需求,使受教育者学到道德和生活技能。具体到操作层面上,我认为应该个人为本,社会为用;精神为本,技能为用;前者“立人”,后者“积能”,精神和言语互转、共生。



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说:“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只能暖和他们的肌肤于一时;只有精神的太阳才能照临他们心灵的隐秘之处,才能暖透他们的一生一世。”为了去追逐那“精神的太阳”,我愿和我的学生在斗室之间作长途的精神跋涉……忽然间,又想起作家余华的那句话:“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

是啊,学习语文不正是那“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吗?

在微信里访问本页
请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