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萨提亚冰山理论

来自主题:为什么第一步是让学生自学?

萨提亚冰山理论,它把人的内在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冰山。

假设我现在在上课,面对三四十个学生,我正上得兴高采烈,结果他趴下去睡倒,这就牵涉到老师的第一层内在:情绪感受。

学生睡着以后,老师的负面感受就会起来了。老师的应对有四种:第一种,指责;第二种 “同学,醒醒,快下课了”,这是讨好式的服务;第三种是讲道理,“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四种就是打岔,完全不面对这个学生。
这四种姿态就是求生存的姿态,你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你有什么样的资源,你就会作出不一样的反应。父母对小孩最明显,一开始可能是讨好,讨好没有用,就干吗?超理智,超理智没有用就指责。
当一个学生睡着,为什么老师的感受几乎都是负面?因为在感受底下有一层观点,这个观点大家从小到大被训练出来了:学生上课就应该醒着,醒着代表认真。学生睡觉违背了我的观点,所以我会生气。
萨提亚把期待分成三类:对自己的期待、对他人的期待、来自他人的期待。你看“对自己的期待”:开玩笑,我可是特级教师,教了多少年,我多厉害,我上课你居然要睡着,我期待空了。我对学生的期待是:我这样认真,你就要用同样的认真回报我。
还有“来自他人的期待”:等一下校长和主任带着一批人来看特级教师上课,结果看到有学生睡着。我内心的复杂,都没办法想象。期待底下还有更深的渴望,渴望自己被爱,渴望自己被接纳、被认可,渴望自己是自由的......
注意看,一个学生睡着,会从最深的地方伤害老师,因为老师很快发现自己不可爱、学生不爱他。你们要真爱我,眼睛不能闭起来。还有,学生不认可我,我没有意义和价值。我讲的话你都没听,我怎么会有意义、有价值。请各位注意,老师还因此不自由,因为我被迫要处理这个学生的问题。
各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当一个学生睡着了的时候,老师经常困在自己的感受层,他不在乎学生的感受,不在乎学生的观点,不在乎学生的期待,更不在乎学生的渴望,你就没有办法跟学生进入一个深刻的连接。你大量讲话,不跟学生讲话,那就不用讲深刻连接。


老师安顿自己
◉ 觉察:我感觉自己有一点儿难过。(停顿十秒)
◉ 承认:我承认自己是难过的。(停顿十秒)
◉ 允许:我允许、并且接纳自己感到难过。(停顿十秒,甚至更长时间)
◉ 做五次深呼吸,感觉呼吸从鼻腔进,从鼻腔出。
◉ 转化、欣赏自己:告诉自己,即使我感到难过,我也欣赏自己,仍然这么努力。


学思达的学生会告诉你一件事情:“老师,我觉得我们班好像是一个家”。所以,大概半年后,我会教学生彼此之间怎么对话。各位知道,我教完之后,学生会说什么?“老师,赶快教会我爸妈”。所以我们开始教爸妈怎么跟小孩对话,而且我们在对话的时候,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有意识地进入一个平衡的内外和谐一致的状态。当一个老师开始展现专业高度的时候,我就可以开始影响学生、影响家长。
张辉诚老师自曝囧事…
我现在示范一次给各位看,什么叫观点改变,以及观点改变之后,什么东西会跟着变。
我做了台湾史无前例的事情,我把课表丢掉网络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看,而且我当时吹牛,没有一节课不是高效率,没有一个学生会睡着。风风火火搞了半年以后,自己都很得意。
有一天来了一百多个人,像这样,前面坐满了人,外面还有50个人隔着窗户,像在看动物园一样。上课上到一半,各位知道发生什么事?一个学生倒下去了。我当时怒火中烧,好像火山要爆发,但我不能发飙,我压抑着怒火说“你怎么了”,学生说“老师,对不起,我经痛”。
问一下各位,这个学生告诉你她趴着是因为经痛,刚刚感受很差的老师,知道原因之后还会难过吗?我当时多焦虑,赶快转身跑到后面,“老师,你看那个学生趴着,经痛,不是学思达不好”。你知道100多个人,我没有拿麦克风讲,我讲了10遍。为什么?因为我的期待空了。
我后来大量、频繁跟学生对话之后,发现对话的能力很重要。为什么在填鸭教学里面没办法跟学生对话?因为你对话就要停止上课,大家就要看好戏。为什么学生上课不能睡觉?因为在填鸭课堂里,只有一次学习的机会。老师会跟你说,你如果睡着,那听到老师讲这个问题,就是下辈子了。 可是学思达老师要讲的东西都在讲义上,学生睡醒过来还可以再问。”


师生冲突与对话
开始联结:怎么了?还好吗?(关心)
核对感受:你觉得难过吗?生气吗?后悔吗?痛苦吗?委屈吗?…
核对行为:然后你做了甚么事?(重复)
核对观点:你怎么看这件事?(怎么办才好?)
核对期待:你希望得到甚么帮忙?

在微信里访问本页
请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