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泓:用国学经典与学生对话
《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第20期)
文/黄汉清 黄麟生 摄影/彭广交
【教育理念】
真正的教育是个人为本,社会为用;精神为本,技能为用;前者“立人”,后者“积能”。
【教育名言】
让我们把“读”看作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让我们把“写”看作是对读者心灵的诉说。
【教育思考与实践】
2000年,吴泓开展了“读写一体”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2003年,他把这种学习引入专题学习网站。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课程学习资源,让每一位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评价和自主表达。《特区教育》、《学习报》、《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媒体或报道其教育实践,或发表其研究成果。吴泓主持的《家园——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网站选入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被评为全国优秀专题网站;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网、广东省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名师网课题组等选为推荐网站。
精彩回放
吴泓是个勤学习、善思索的老师。早在1991年,他就在广西中青年教师高中议论文优质课大赛上获一等奖。1996年,他被评为广西桂林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7年,他被评为桂林地区“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广西人民政府授予他“特级教师”光荣称号。但真正值的称道的不是这些表面的荣誉,而是吴泓独特风格的课堂教学。由于对国学情有独钟,教学之余,吴泓细读了《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国语》等。为读懂这些经书,他又细读了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训诂学》,洪诚《训诂学》。读这些书,他常常会联系到教育上的问题来思考,并且把思考记录下来。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深厚文化积累,才让吴泓在语文教学上游刃有余,应变自如,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国学与学生对话,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引导与启发学生。下面我们通过吴泓的课堂实践探索片段来认识一下他。
吴泓的桌面上,常常会摆放一本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陈旧的封面,发黄的纸质,翻开书页,里边有他学生时期记下的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与学生共同学习《论语》,源自于一件小事:一次宴席间,一位母亲带来约十岁的小女孩。吴泓问她:“你读几年级啦?会背《论语》、《诗经》吗?”女孩迟疑。“会背《三字经》、《弟子规》吗?”女孩说会背“小兔领小猪,小猪拉小鹿……一步一步走山路”(出自某小学教材)。吴泓深受刺激,他感到孩子赢得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终于,2006年1月,他鼓起勇气,和他的高一(5)班的学生们开始了近4个月的《论语》学习。
他首先开始资源准备。徐志刚先生译注的《论语通译》,李泽厚先生著的《论语今读》,南怀谨先生著的《论语别裁》,钱逊先生著的《儒学圣典——<论语>》,都成了学生学习的精神食粮。其次他又做了心理准备。作为现代中学生读它,要树立怎样的立场和观念呢?有人曾说,读《论语》会“原封不动”地把旧传统接受过来,吴泓不以为然,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他说,实际上,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人们在运用传统文化回答现实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新的思想带进来,读《论语》,既欲“正本”,又作“今读”。
《论语》一书篇幅不大,共计二十篇,一万一千馀字。然而,这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部文言典籍,光注释就是原文的数倍,学习它自然会有相当的困难。怎样学习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第一阶段:他采取以读为本,读、赏、评、析穿插进行。两个月下来,学生们通读了整本《论语》,读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有些章节能够熟读成诵,脱口而出。第二阶段:他采取在传统课堂里研读与在网络教室里研读相结合。主要是从文章选题、写作思路等讨论上传“家园”学习网站的文章。第三阶段:写。全班60位学生,最后改定、打印、上传的习作共42篇,其中一位同学写了两篇。近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2006年4月21日晚,吴泓的高一(5)班的学生们,身着学校礼服,在学校能容纳两百多人的演播大厅作《论语》专题辩论会。整个“陈述立论”的第一阶段,正方辩手从逻辑、理论、知识、价值四个方面阐述孔子思想有学习的必要,反方辩手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礼教、思想、自由以及现代社会的要求来反击对方。此时此刻,可以感觉到初次登台的学生掩饰不住那种紧张、激动、亢奋与拘谨,一些学生连嗓子眼都在打颤。观众席里,人们也摒住呼吸,在替台上的同学悬一颗心,捏一把汗;而准备参与自由辩论的学生也早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进行到双方大展才艺的自由辩论环节。台上,辩手们旁征博引,慷慨陈词;台下,同学们针锋相对,斗志高昂;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而整个会场,情绪高涨,笑声、掌声不断响起,互动气氛非常热烈。据统计,从开始“陈述立论”到结束时“总结陈词”,学生们总共发言106人次,而直接引用《论语》原文达70多处,涉及到的历史事件40多例,著名人物20多位。整个过程,学生们所呈现出的那种勇敢、执着、自信、协作,那种自我个性张扬和主动积极参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作为青春后期的他们,正经历着一个从儿童心理向成人心理转化。而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学生们获得了一次充分向社会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这对每一个经历其中的鲜活的生命而言,其意义是远远超出了语文教育的范畴的。
如今,吴泓建设起自己的网站:“家园——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网站”,这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吴泓融合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结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造出一种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的样板和方式。关于国学经典的温读,他和他的学生在课堂与网站上继续前行,一个又一个专题,一篇又一篇习作,一本又一本印刷品《家园》,寄托了他对国学的痴恋与执著。
(摘编自《精神和言语共生——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
湖北大学原《中学语文》总编邹贤敏教授评价两篇:
1、
语文教育存在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没有思想。怎样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铸就思想、构筑精神?答案是: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这是深圳特级教师吴泓在他的语文教学中,向我们展示的思考和实验结论。
吴泓对语文教学现状深沉而独特的思考。面对花样翻新的语文教学理论、模式、技术、方法,他不迷信、不盲从,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认定铸就思想、构筑精神,“精神和言语共生”是高中语文教改走出困境的“第一要著”,并提出语文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以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即侧重于先技后道、由技悟道。在高中阶段则“必须先‘道’(精神、思想层面)后‘技’(技巧、技能层面),由‘道’悟‘技’,以‘道’御‘技’”。我以为,这一概括抓住了“精神和言语共生”对正在摸索前行的广大语文教师有重要的启迪。吴泓的创新,体现在他的学生们一篇篇思想鲜活语言也鲜活的习作中。“专题学习网站”这种教学平台和学习方式,激活了他们的思想,提升了他们的精神,从而敢于超越现实思想和樊篱,敢于打破流行言语的规范,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使那些患有思想“贫血症”的形形色色的“优秀作文”相形见绌。读这些习作,你会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去认识自己的学生,认识这次课改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
在吴泓的教改理念和实践里,我触摸到了一种真正现代的语文观、语言观,在当下的语文课改环境里,它颇具先锋意味并因而显得有些曲高和寡。但是,我坚信它是有生命力的。南朝刘勰说要“日新其业”,吴泓的教育实践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敢于否定,善于拿来,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原文《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摘自中央教科所主办《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第20期
2、
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没有思想。”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铸就思想、构筑精神?答案是: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这是深圳著名特级教师吴泓在他编著的新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思考和实验结论。
这是一本有思想魅力的书。它来自作者对语文教学现状深沉而独特的思考。面对花样翻新的语文教学理论、模式、技术、方法,吴泓不迷信、不盲从,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认定铸就思想、构筑精神是高中语文教改走出困境的“第一要著”,并提出语文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以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即侧重于先‘技’后‘道’、由‘技’悟‘道’”。而在高中阶段则“必须先‘道’(精神、思想层面)后‘技’(技巧、技能层面),由‘道’悟‘技’,以‘道’御‘技’”。我以为,这一概括抓住了“精神和言语共生”在不同学段实施的精髓,深得语文教学之“魂”,对正在摸索前行的广大语文教师有重要的启迪。书的思想魅力还来自吴泓的学生们一篇篇思想鲜活语言也鲜活的习作。“专题研究性学习”这个教学平台和学习方式,激活了他们的思想,提升了他们的精神,从而敢于超越现实思想和樊篱,敢于打破流行言语的规范,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其个性之鲜明、思路之广阔、联想之丰富、思考之深邃、剖析之透彻,的的确确超出了我的预想,使那些患有“贫血症”的形形色色的“优秀作文”相形见绌。须知这是吴泓在一个二类学校的普通班级仅仅进行了九个月的实验所取得的成果!读了这本书,你会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去认识自己的学生,认识这次课改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你会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体验到“思想——精神型教育”的独特魅力。
这也是一本很及时的书,本次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经验,已频频见之于书籍报刊,但平心而论其中“急就章”太多,个别的恐怕还会把人引入误区。而吴泓编著的这一本,是他“多年思考的一个结果”,是他和他的学生们实实在在地共同学习尝试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结果,不是赶时髦赶出来的。全书分两部分,“理论篇”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告诉读者提出“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思考过程、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初步成效;“实践篇”向读者介绍了每个专题的选题理由、选材及理由、学习过程、成果收获,并原汁原味地选录了学生学习鲁迅、苏轼、爱因斯坦三个专题的习作。由于编著者只是如实地展示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原生态,没有刻意去“总结”乃至“拔高”自己的经验,所以读者反倒易于从鲜活的“原生态”中体悟到其内在的思想之流,易于越过具体经验之“形”而把握最具普遍意义的“精、气、神”。这对广大语文教师从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上学习、研究、实验《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正确体验、理解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实质、操作原则,不啻雪中送炭。
当然,我们有理由期待吴泓老师在他的下部作品中进一步回答:精神与言语如何共生?如何带动、生成言语,而言语又如何催化、提升思想?
原文《一本及时而有魅力的书——喜读<精神和言语共生——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