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读《论语》
——新安中学参加“我的《论语》心得网络征文大赛”答编辑问
尊敬的祝编辑:您好!
欣闻我们的“和学生一起读《论语》”入围“我的《论语》心得网络征文大赛”的评选。就您提出的三个问题,作为指导老师,我作答如下:
为什么组织学生读《论语》?
这说来话长。二十五年前,我刚走上教坛。一次,陪好友到市里购买床上用品,其间,我要求到书店看看,他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花钱买书?这话对我刺激很大,当时就想:我决不能让我的学生成为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于是,我把自己的语文教学定位在这样一个目标上:学生毕业了,无论天涯海角,每到一个城市,一定要到书店走走、看看。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后穿插介绍一些经典名著。而真正把一本好书、一个人物、一段历史或某个话题作为学习内容,是2001年以后的事。
2001年9月,我启动了“专题研究性学习”,至2006年6月完成了四个专题,即“百年寻梦——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生与忧患——解读苏轼”、“科学的巨擘,人类的良知——爱因斯坦”。2003年下半年,我又和学生一起选读了《诗经》,定位目标是“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王安忆语)。选读完《诗经》,一个压在心底的多年的愿望喷涌而出: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读《论语》,读整本的《论语》(注:此次“读”《论语》时间是2006年1月至4月;既有“读”“研”,还有一次大型的“辩论会”)。这些年,无论迁徙何地,我都不忘带上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陈鼓应先生注译的《庄子今注今译》和张松如著的《老子说解》。冥冥之中,我总能感受到孔子那“知其不可为”的孤独与寂寞,感受到那“而为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著书立说、意欲改制的救世情怀,和学生一起周游列国、流离颠沛的欢欣悲愁,让我们心生感慨,心往神追。或许,就像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说:“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惊奇而且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似乎隐秘和极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和学生一起读《论语》,不正是因为我们能够“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似乎隐秘和极难接近的”“背后的东西”(王荣生语)产生热爱吗?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学生读了很多经典名著,做了很多专题学习,这些都挂在我们的“家园专题学习网站”(现已关闭)上。
我们参赛的征文的特点?
作为指导老师,事后我写下了“和学生一起读《论语》”一文,计一万四千七百多字。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有些课,你得用一生去准备”,是从为什么要读《论语》以及读《论语》所要做的“准备”的角度说的;第二部分“让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是对读、研、写、评的过程作个说明;第三部分,“一起去赴一场生命的盛宴”,详尽地介绍了学生做大型辩论会的经过及反馈;第四部分,“我们需要怎样一种语文学习”,是我对当前语文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学生的征文特点,一是要求他们用历史的眼光,抱历史主义的态度去研读、评价这部作品;要读古书,更要读古人,要进入历史的绝对现场,要尽可能地、客观地、原生态地去探寻两千多年前孔子和《论语》的“本真”。二是要求他们站在现代或后现代的立场,用今人的观念、意识去审视、观照这部作品;要放出眼光(包括世界性的眼光),独立思考,自己“拿来”(鲁迅语)。三是要求他们要有个人的立场、批判的精神,要体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努力成为一个有思考、有思想、有见地的人。一句话,读《论语》,我们既作“正本”,又作“今读”(“正本”是“今读”的基础),更欲“立人”。总之,作为高中学生,我们主张:专题研究,读写一体,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从学生征文的字里行间,读者不难体会到以上这些特点。
和学生一起读《论语》,说真的,我们没有想到会参加“《论语》心得”的征文大赛。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我和我的学生都认真观看。随后,我们人手一本《于丹<论语>心得》。看到百家讲坛、中华书局等多家单位在新浪网发布的“我的<论语>心得网络征文大赛启动”的通知,我和我的学生商量,去参赛吧,把我们学习的体会和心得向社会展示,把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的愉悦和幸福与大家分享!
读《论语》的教育意义?
至于说到读《论语》的教育意义,我想用学生“读”后的一些反馈感言来回答——
那时,一下课,就到处都是关于《论语》的争吵,有时就连上课也在暗地里争论,真是争得不亦乐乎!(陈冰鸿)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都非常积极。无论是下课、放学、下晚修,我们组都会很认真的讨论有关《论语》的话题。那时,似乎我们天天都围绕着孔子转,转得不亦悦乎。总之,就是很怀念那种氛围。(邹伟珍)
我想说的是同学们为此次活动而作的准备,是那样的仔细,那样的认真。每次下课,每次晚修后,同学们都围在一起讨论、研究,整个课室都笼罩着孔子的气氛。还记得那段时间正好要考地理,某同学跟我说,地理?不管了,先搞定孔子再说。哈,好潇洒!不置身其中的人是不知道当时的感觉的。(李怡娴)
为了辩论会,我们放学还在看录影带;晚修下课后在操场集合,互相间鼓劲打气……这次辩论会,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集体,原来大家努力起来真的好吸引人!说真的,如果不是这次活动,大概过不了多久,孔子大概又会被抛诸脑后了。有了它,大家努力认识孔子,也认识彼此,认识自己。(黄家敏)
想起当时,大家踌躇满志,收集准备资料,连晚饭都不吃,观看大学生辩论会录像,一下课就开“秘密会议”,有时还整个晚修讨论辩论会问题。虽然最终还是败阵,不过,重要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一位孔子,一部《论语》,收获到的,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思想的新高度。(梁冠华)
那时,我们都浸在一种很美好的境界中。我们不断地翻读《论语》,切磋琢磨,深究《论语》中的思想,从人格的形成到天下大同,我们时时欣喜于孔子哲学对人的群体思考的深入,兴奋于一次次对他精神主旨的感悟……同时明白了,我们的社会,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缺失了一种美好的东西。(何珅)
从来没看到过高一(5)班的同学那么认真去做好一件事,那样的团结在一起。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了解孔子,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会写那篇习作而去学习。(李桃欣)
这样的历练,我受益匪浅。首先,为了当好正方辩手,我对《论语》作了更深入的研读,对其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批判性地解读,然后探求其目的。我发现自己学会了批判性思考,对国学也产生了兴趣,暗自萌发了探究古代典籍的念头。其次,我学会了读书,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也随之改变。初中时,学习目标是为了应付考试;现在已深刻意识到读书的首要目的是充实自己。辩论会我方虽然输了,却刷新了我的思想,在我心中种下了破土而出的幼苗……(杨俊雄)
其实胜负在那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得到一次很宝贵的经验,为大家踏入大学,甚至进入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张智明)
辩论会给了一个锻炼自己的胆量的机会,从这以后,我上台讲话发言再也没有害怕过。这,对我的人生有很大影响。(邓晓燕)
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既学得开心又挺实用,何乐而不为呢!(庄胜科)
这次我终于从所谓华丽的语言的单调游戏中解脱出来。写的时候便多次对自己说:不要在文字游戏中迷失自我,迷失在文字游戏中的我是无聊的。真的,刻意地留下深刻的韵味或是思想的影子真的很难。因为,这次不仅仅是用心写了,思考的成分多了。写多了文章或是看多了书的人会知道,有种厚度多了,有种灵气就少了。轻飘飘的文字是托不住沉甸甸的思想的,写出来也不会承认是思想,充其量也就是语言的巧合。(何珅)
过去,我对孔子是一知半解。初中的时候,只是反复地背了《论语》中的几句。进入高中后,读了整本《论语》,我才发现它不只是有一个角落的精华,整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孔子的思想灵光熠熠夺目,从中我汲取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总的一句话:很充实!(陈爽)
总的来说,这次习作让我有所升华,得到了很多,就如同摆渡一样!(邓晓燕)
最后,用一句话说说这次专题阅读和写作我最大的体会或感受:太好了!我真想一辈子这样学习下去!(杨俊雄)
在这些反馈文字中,我欣喜地看到如下词汇:
勇敢、力量、坚持不懈、精神、团结、感谢、感动、勇气、与人相处、思维严密、友谊、尊严、积极、认真、仔细、互相鼓劲、认识彼此、认识自己、挑战、合作、突破、愉快、踌躇满志、充实、平和、思想新高度、欣喜、欣慰、思考、感悟、兴趣、美好的东西、融会贯通、探求、批判性地解读、批判性思考、深刻、透彻、思想、灵感、升华、学习态度、学习目标、读书的首要目的、永恒……
这就是阅读“背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众里寻它千百度”的“似乎隐秘和极难接近的东西”,这就是能支撑起人的“脊梁”,确立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精神自我、精神生命、精神需要的东西!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学生得到了,我也得到了!
最后,要感谢“百家讲坛”,这些年来一直在做这样一件普及文化、启迪民智的好事、大事,感谢“中华书局”和广大网友对我们师生读《论语》的关注与厚爱。
深圳市新安中学原高一(5)班全体同学 指导老师 吴 泓
2007年2月21日
我们的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邮编:5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