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和学生一起读《论语》学生习作篇

来自主题:《论语》专题

附学生习作四十二篇: 说 明:本次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

★★★山矣,山矣!水哉,水哉!
高一(5)班 罗喜辉

儒的先进性的思想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这与他们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就连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认为人类要解决二十一世纪诸多难题,必须到孔子的那里寻找智慧,这说明儒家的思想对后世的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很高的先进性,其中智与仁就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与表现,是人的最高境界。但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

仁者,其平和,安静,性格稳重,志存高远,厚德载物,心胸宽大,张开双臂能包容天下万物,这与山的性格相似。

智者,则快乐,活泼,好动;性格柔顺,上善若水。的确,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与智者相吻合。最高的善像水一样,甘心在人不愿呆的抵尘洼之地,很相似于“道”。

故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篇》)这极具韵律的文字向我们阐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仁者静。仁与静之间的联系在于仁者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从不自暴自弃,自以为是。他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这与山是一致的;它身高不言高,体厚不喜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浪打而不惧,我自岿然不动。且他不为外在事物所动摇,他善待人待物,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固能长寿。

在甲骨文中,二人相对为仁,两个人在一块相处,最大的原则是和睦共处,互助互爱,不做对不起对方的事。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人,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这也是区别禽兽的标志。为人为善,而且与自然和谐相处,爱山水而不要破坏环境。

黑格尔曾经认为,东方人“通过摆脱尘世有限事物,就获得了自由,结果就达到了自己消融于一切崇高优美事物之中的福慧境界。”(《中西方人性优劣谈》),所以深深了解大山的仁厚和生命性,抛弃了尘世中的事物,回归自然,归隐深山,这也是仁者的境界所在。人类在大山面前不敢有任何狂妄,大山是伟大的,恬静的,仁厚的。它按照自己规格演绎自己,人类只能顺应它的规律。总之,了解大山或居住在大山的人,很自然就养成了宽广和坚贞的品格,就像大山本身那样,这就是乐山者必仁的原因。反之,一些缺乏这种境界的人只知山是石,树是木,与我有何干?于是开山,伐木,破坏自然。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了,生活在科技时代的我们不应该从孔子的仁德精神中得到启发吗?

智者动。然而:“知者乐水”中的“知”为什么不用“智”呢?在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知”被写成由“矢”和“口”构成的“知”,即象征一个人飞矢一样快速地获取知识,在中国古代“智”被界定为:智即知,(智者)即无所不知者。由于智与知之间存在同一性,所以大多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宗教文献中,“智”常常被写成“知”。

在儒家学说中,水是同样重要的,他与道家很不一样的方式去阐述“水”。早期道家有言:“水代表了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但又是战胜其他所有事物的最强大的力量,‘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可以说,儒家和道家在所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水的运用也不同。但是,他们都将水作为人类理想人格的一种象征,然而,道家学者将其比喻为安静,柔韧,虚弱的,而孔子用恒常的、积极的和永不停息的流动来说明人类是如何去追求他们的理想人格的。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孔子将智慧与水联系起来,原因有三点:首先,水代表儒家的德且各种形态的水与儒家君子的道德品质间存在的一致性;其次,人们能够通过水来了解人类行为的法则。比如,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有些人却很容易交往,言谈像水一样相溶相亲,循循善诱,平和清静,以诚感人。而且还会见机行事,这也是区别智者与不智者的标准;再次,水包含了道体的要旨。对于为什么孔子要表达自己对水的赞叹,以及他从水中领悟出的道理;孟子回答说:“源泉混混,不含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这说明儒家之道像水一样,具有源头的连续不断地流动;这可能就是传统中水即智的根本意义所在。

孔子认为,智慧之所以称之为智慧就在于它使人们了解怎样去享受生活的乐趣。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在良心和道德品质方面得到过很高的评价,因为他非常喜爱学习,以至于一箪饭食,一瓢水饮时仍然能保持快乐。孔子认为一个人只须以某事为乐时,他才会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智慧能够使人产生快乐。

泰戈尔说过:“谬误经不起失败,真理却不怕失败。”如今,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悟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大智慧和真真理。

我于心里默念:山矣,山矣!水哉,水哉!


写后反思

写这篇文章之前提纲是没有列的,但在头脑里却是思索了好长一段时间。毕竟写孔子的范围实在太大,不知从何下手。但偶然在一次网络课上,翻开《论语》,发现了一章是关于孔子对人与自然与仁、知间的理解,从而想到昔日老师说写作文就要写人家没学过的、或是别人想不到的、以小见大等。可别人没想到的自己也没多少话说,所以,当发现这个题目时就想到把两者结合起来,从人与自然引出仁、智。这样一来既可提出较新颖的观点或主题,还可以体现孔子主张的核心思想,避免脱离文章主旨。

明确思路了,接着就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由于当处没留意出处,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都是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的),读了几次这些文章后,没经思考就直接引用原文的八个字《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为题,虽然自己感觉不错,但上传后给老师改为《山矣,山矣!水哉,水哉》,才发现自己原先的题目概况性不强。

至于写这篇文章,我只写了一遍,然后读了一遍就抄在作文纸上了。

读了资料有所感想后写作,脑海里的思路是清晰的,所以就不会犯写乱或是离题之类的错误。写完后才发现时间过的这么快。不过还好,一次就成功。

本次的专题阅读使我思想有所升华、写作有了较大的飞跃,当然,对孔子有了


★★★名符其实与孔子之“正名”
高一(5)班 马萱怡


名,就是从一个物体的属性特性本质出发,为此物所起的符合其实质的代号。这个,就是我对“名”最原本意义的理解,而属性特性与本质就是物的“实”,于是“名”从“实”中引出,这也便是“名”的本质,即名符其实了。

英国哲学家密尔曾解释道:“名称即对应与现象,它原本是从对象的内涵出发,而外延也是从内涵中得到的推广。”而从中国文明存在的最早的《诗经》中,就有记录了“蜩”“螽”“荼”“兕”“蓼”等三百多种动植物的名称,而这此名称全部是事物自身的概念,即从其特性本质中引出的称呼代号,也可看出名与实原本的紧密相连。

当然,文字的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更新或含义引伸得更广泛了,于是,“名”与“实”间,出现了两种关系:有“名”而无“实”是虚名,空名,徒有其表,不符合“名”的本意;而有“实”无“名”便成了英雄的感叹,生不逢时,空有其才。而我认为,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所提出的正名思想,与“名”的本意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对名符其实的追求也被他视为从政的最基本的甚至是第一步。

首先要谈的便是孔子入世的思想。在《论语·微子》中曾有孔子对避世隐者的回答: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从孔子及子路的言行中,看出他们是积极用世的。这也体现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精神。孔子对社会的关注也源于他入世的态度,因此也才会有他提出的“正名”的思想。

从孔子所处的时代来看,他是出生于春秋时代中期,当时各地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国名义上是周天子的属国,其实是一些自主或半自主的独立国。它们之间常为了土地或劳动者发生兼并战争,社会秩序混乱。这样的乱世,自然造成很多“名不符实”的混乱。孔子就生活在这样的乱世中。而他又是崇敬古制的,即思想上是崇古的。他整理编辑《诗三百》,编修《书》《乐》《春秋》,并且晚年时钻研《周易》。我觉得他的这些作为应该是在不断改进、重组、继承古代的智慧和制度,为适应后来的新的社会的正名打下理论或实践的基础。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孔子的政治态度是从周制的。在《论语·八佾》中曾有: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在《论语》中,更有一则重要的对话: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可见,对孔子来说,“正名”便是“政”的起点,而孔子的政治思想又是“从周”,于是结合孔子的时代背景等,不难看出孔子正名的原因了。

所以,我认为,在诸侯国战争纷乱,秩序礼节混乱的时代中,入世的孔子因其“崇古”的思想与“从周”的政治态度,认为当时的社会不符合周之名,即没有满足“周”所对应的本质现象,名不符实,名无法对应上它的本质与内涵,于是便提出正名的观点了。

“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论语·雍也》中,孔子对古时盛酒的礼器作出这番感叹,据史料记载,当时这种器皿已失去了原有的基本形状,与原本的定义不相符合,即“觚”之名早已被不符其特性的物品所用,名不符实,于是孔子对此发出了无奈的感叹。而当齐景公问政时,孔子所指明的是君臣父子应如其名,名符其实。“觚”或“君”都有一个根据其本质特性的定义,因此理论定义与实际行为之间有任何错离都是不正当的。这也印证了上述孔子正名的原因。

有了正名的原因,便也不难推出孔子正名的目的。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孔子的政治态度是从周制,他对周的政治态度认可并赞扬,他为其“正名”所制定的标准便是周朝盛期的制度系统,其目的让当时混乱无序的社会符合类似盛周时的制度,每个人确定自己的身份名分,遵循一系列既定的典章行事,让名符其实,不可出现像“八佾舞于庭”的乱象。

对于正名的目的,有不少人都认为孔子是想恢复周礼,单纯地想复古,而我觉得根据孔子对继承的智慧的改进重组,他应该不是想完整恢复周礼,不会简单地重建古老的制度与文化,而是参照周礼的典章制度不断选择修改重组以适应新的社会和新的制度。“正名”便是孔子实行其目的的具体措施。

有哲人曾说过:“为人处事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正确立位于社会中。”像这样的观点与孔子正名的思想相似,同时也紧扣住了名符其实的本质。

以上所论述的便是名符其实与孔子之正名的内在联系。一个事物的含义,应当与其“实”的内容对应相符,而这一类事物都应当与名的本质符合。孔子便是遵循这种最原本的名符其实的思想,同时根据他入世、崇古、从周的观点与态度,依照周制的标准,对当时秩序混乱的社会,提出了“正名”的思想的。

写后反思
1 、我的文章名为“名符其实与孔子之‘正名’”。
2 、在写文章之前,有列过提纲,并且写过初稿,最后分几次整理了初稿并抄录,上交后没有重写。
3 、写文章之前查阅过很多资料,主要是网上搜索。大部分是关于孔子“正名”思想的话题,再逐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一系列搜索,出处广泛。书籍主要有《论语》《通过孔子而思》《孔子的故事》《人生智慧海》等。
4 、在定题之前先泛读《论语》,搜索一些相关资料,在其中寻找灵感。我的论题是在读《论语》的一些篇章时定下的。定题之后就开始列一个大提纲,进一步搜索资料,缩小提纲的范围与切入点,之后再去查资料。
5 、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会觉得有些地方阐述不够到位或表达不清,这时总要想很久;有时是觉得资料中的事实论证不够等。总体讲写作是心情平和,不会很痛苦,也不会太愉悦,有时写完一部分感觉很轻松,一般都在晚上写。
6 、从查阅资料到自己写作这种自我语言的转换过程,我觉得一定要理解透材料,并且与自己的文章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的时候不要老看资料,要让自己的观点与材料联系起来。
7 、在这次专题阅读或者写作中,我感觉最深的是写一篇好文章需要一条完整清晰的思路,还要结合自己的资料与观点成文。


完整习作,见附件

在微信里访问本页
请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