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时,一位老师听我说到小学数学可以融入洋葱数学时,马上接口说:“(虽然洋葱数学如何好,)但是它像电影播过去、像流水一样流过去,学生根本学不到重点……。”
其实这样的看法,可以总结为:“虽然洋葱数学如何好,但它有甚么甚么(缺失)……,学生根本学不……。”
甚至还可以延伸并扩充为:“虽然'线上教学视频'如何好,但它有甚么甚么(缺失)……,学生根本学不……。“
在展开讨论之前,我想先提出我的主看法:「不论老师同不同意、认不认同,『线上教学影片』一直在不断优化与急速发展,将来必定会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甚至成为主流,它们会成为未来教师教学时的重要资源、得力助手,甚至很可能把老师取而代之──很多老师以为「教学影片」不会取代学校老师,我的看法刚好完全相反,因为优质的教学影片其实很容易取代绝大多数『以传统单向讲述教学为主』的老师,原因很简单,因为教学影片一旦教得比老师还好、还有趣、还好看、还精采而且还更专业,老师还有甚么优势,自认为不会被优质教学影片所取代呢?所以未来依然墨守陈规的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学生知道、或上课时禁止学生去看这样好的教学影片(就便是我常说的「教师垄断结构」)。──所以,老师要学会如何与线上教学影片共处、更要学会如何运用、并深化这些线上教学影片成为自己的资源、助手与优势,提升自己,同时再去培养学生走向全新的未来学习方式,才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个学思达老师,并不会轻易说:「虽然『线上教学影片』如何好,但它还有甚么甚么(缺失)……,学生根本学不……。」学思达老师反而会这样想:「我可以怎样运用『线上教学影片』,发挥出它的优点,同时又通过我做为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去设计、引导与安排,深化它的优点,成为学生自学的最佳资源;同时,我也清楚知道教学影片的缺失,但又透过我的专业去设计、引导与安排,可以避开这些缺失,甚至将缺失转为优点。」
这样说,或许有些抽象,容我举例说明。
对一个学思达老师而言,线上教学影片,其实就是一种教学资源。既是面对教学资源,学思达老师的专业判断就会出现如下思维:
(1)我一定让自己「多方」接触并了解各种线上教学影片(可汗、均一、洋葱、COURSERA、因材网……,不断出现的线上教学影片与平台,教师都要勇于接触并了解),因为这些都是教师教学的全新资源。──当一位老师这样做的时候,他就会一直保持在未来教育的浪潮之上,因为线上教学影片平台会一直推陈出新,老师也就跟着这些新变化而探索、自学、自我更新。──这里谈的是学思达老师的「心态」与「意愿」。
(2)哪些教学影片适合采用?不同平台的教学影片,各有优劣,我如何选择出最好的教学影片,在最适合的时间点和课程进度之间,提供给学生?──这里谈的是学思达老师的专业「判断」、「抉择」。
(3)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线上教学影片?因为老师清楚知道,选择出来的线上教学影片的各种优、缺点,优点如:可以自主学习、重复学习、超前学习、补教学习、影片还教的和老师一样好(或更好)……等等;缺点如:速度太快、填鸭数位化、解释脉络不同、对着影片学习过久便容易单调乏味……等等。还有最重要的:播放的目的、知识点的目标又是甚么?通过全盘考量、甚至设计之后,再透过教师的专业设计达到深化优点及回避缺点。──这里谈的是学思达老师的「分析」、「评鉴」与「创造力」。
(4)接下来才是如何使用「线上教学影片」的方法。
如:
1.时间点:
A. 何时播放:课前播放?还是上课初始播放?知识点之前播放?知识点之中播放?知识点之后播放?课后回家再放?学生回家先自行播放?
B. 播放时间长短:从头播放到尾?还是只选择其中一段播放(选择哪一段?)?
2.形式
A.设备不同,就有不同播放方式
公播:全班一起看。
组播:每组有一台电脑或平板,不同组看各自教学影片。
各自播:全班每个学生有平板,各自看自己的教学影片。
(全班都有平板,形式就有更多选择,如各自播,可以同时穿插着组播和公播)
B.播放方式不同:
如:是否暂停?是否回放?何处可以快转?何处需要慢转?何处可以直接跳过?
简单地说,可选择的方法和方式太多了,运用时的变化也就很多。
(5)如何将「线上教学影片」融摄进入「学思达讲义」,成为学自学的助手与资源
其实「线上教学影片」是客体、是资源,真正的主体还是「教师」。能让线上教学影片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的也是「教师」。
对学思达老师而言,将「线上教学影片」融摄进入学思达讲义及教学流程当中,让教学影片发挥最大效能、回避各种缺失,顺利帮助学生进行自学,才是学思达老师要去努力的关键。而这过程,即充满着教师的专业、判断、抉择、实践和创造力。
再回过头来重提一次:
一个学思达老师,手上的教学资源至少有4种,分别为:
(1)课本。
(2)学思达讲义(学思达的主关键,也是学思达老师的专业与设计成果之呈现)。
(3)线上教学影片。
(4)老师的口头讲解能力。
学思达上课教学流程则有五步骤:
◎自学→思考→讨论→表达→教师统整(然后不断循环、同时又灵活交互变化)
面对线上教学影片,学思达老师首先要想的是:我要采用哪一种影片较为适合(洋葱、还是均一、还是因材网、还是我自己录的影片?)影片需要全部放完吗?还是只放其中一段(然后再放另一部分)?放的时候需要暂停吗?需要回放吗?需要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回答吗?需要帮助学生深化、记忆或练习吗?……──然后再将思考和设计,全部融摄进入学思达讲义即可。
如某一数学知识点太难了,学生根本自学不来,但线上教学影片又讲的很好,课堂融入就可以变成这样:
◎「线上教学影片」→自学→思考→讨论→表达→教师统整
可以老师设计时,觉得应该让学生先去探索和思考,所以并不直接提供「线上教学影片的讲解」,而是先提供问题和资料,让学生自学、思考和探索,探索之后,再用「线上教学影片的讲解」做为核对,于是也可以变成这样:
◎自学→思考→讨论→「线上教学影片」→表达→教师统整
也可以将「线上教学影片的讲解」做为学生探索、理解完整之后,最后再做为巩固知识点之用,就又变成这样:
◎自学→思考→讨论→表达→教师统整→「线上教学影片」
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说学思达老师听到类似:「虽然洋葱数学如何好,但是它像电影播过去、像流水一样流过去,学生根本学不到重点……。」心里想的反而是老师可以怎样去解决这样难题的办法:「我如何在学思达讲义和流程的哪些设计当中,可以设计出让学生可以记起来、让学生深化、让学生有效地学起来的各种方法……。」然后经过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与尝试,逐渐产生成效、甚至终于克服了。──其实,这也正是学思达老师会充满热情与成就感的主因之一,来自于不轻言放弃、不断尝试、不断挑战、以及不断突破。
另一种可能情况则是,当老师经过专业判断之后,觉得还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还有教师编出的学思达讲义设计与引导,远比线上教学影片的教学效果和效益还更好,所以最后选择不用影片。──这样其实也很好,这里头有老师的专业判断与创造。(但是千万不要忘了,还是要关注各种不断推陈出新的影片,说不定又有超越教师的惊人效果之教学影片出现了。同时也必须考量学生如何重复学习的资源。──换句话说,说不定也可以并存共好。)
但是,如果甚么都没有尝试,只看到教学影片的缺失,却不愿多方尝试去克服看看,很快就回到自己的舒适圈,依照以往一样老师直接口头讲解,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就这样放弃,真的是最简单又最不费心力,对教师成长和突破而言,真的是太可惜了。
——
【繁体字版】學思達如何融攝「線上教學影片」?
議課時,一位老師聽我說到小學數學可以融入洋蔥數學時,馬上接口說:「(雖然洋蔥數學如何好,)但是它像電影播過去、像流水一樣流過去,學生根本學不到重點……。」
其實這樣的看法,可以總結為:「雖然洋蔥數學如何好,但它有甚麼甚麼(缺失)……,學生根本學不……。」
甚至還可以延伸並擴充為:「雖然『線上教學影片』如何好,但它有甚麼甚麼(缺失)……,學生根本學不……。」
在展開討論之前,我想先提出我的主看法:「不論老師同不同意、認不認同,『線上教學影片』一直在不斷優化與急速發展,將來必定會成為未來教育的重要趨勢,甚至成為主流,它們會成為未來教師教學時的重要資源、得力助手,甚至很可能把老師取而代之──很多老師以為「教學影片」不會取代學校老師,我的看法剛好完全相反,因為優質的教學影片其實很容易取代絕大多數『以傳統單向講述教學為主』的老師,原因很簡單,因為教學影片一旦教得比老師還好、還有趣、還好看、還精采而且還更專業,老師還有甚麼優勢,自認為不會被優質教學影片所取代呢?所以未來依然墨守陳規的老師,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學生知道、或上課時禁止學生去看這樣好的教學影片(就便是我常說的「教師壟斷結構」)。──所以,老師要學會如何與線上教學影片共處、更要學會如何運用、並深化這些線上教學影片成為自己的資源、助手與優勢,提升自己,同時再去培養學生走向全新的未來學習方式,才是教師的當務之急。
一個學思達老師,並不會輕易說:「雖然『線上教學影片』如何好,但它還有甚麼甚麼(缺失)……,學生根本學不……。」學思達老師反而會這樣想:「我可以怎樣運用『線上教學影片』,發揮出它的優點,同時又通過我做為一位教師的專業素養去設計、引導與安排,深化它的優點,成為學生自學的最佳資源;同時,我也清楚知道教學影片的缺失,但又透過我的專業去設計、引導與安排,可以避開這些缺失,甚至將缺失轉為優點。」
這樣說,或許有些抽象,容我舉例說明。
對一個學思達老師而言,線上教學影片,其實就是一種教學資源。既是面對教學資源,學思達老師的專業判斷就會出現如下思維:
(1)我一定讓自己「多方」接觸並了解各種線上教學影片(可汗、均一、洋蔥、COURSERA、因材網……,不斷出現的線上教學影片與平台,教師都要勇於接觸並了解),因為這些都是教師教學的全新資源。──當一位老師這樣做的時候,他就會一直保持在未來教育的浪潮之上,因為線上教學影片平台會一直推陳出新,老師也就跟著這些新變化而探索、自學、自我更新。──這裡談的是學思達老師的「心態」與「意願」。
(2)哪些教學影片適合採用?不同平台的教學影片,各有優劣,我如何選擇出最好的教學影片,在最適合的時間點和課程進度之間,提供給學生?──這裡談的是學思達老師的專業「判斷」、「抉擇」。
(3)為什麼要使用這些線上教學影片?因為老師清楚知道,選擇出來的線上教學影片的各種優、缺點,優點如:可以自主學習、重複學習、超前學習、補教學習、影片還教的和老師一樣好(或更好)……等等;缺點如:速度太快、填鴨數位化、解釋脈絡不同、對著影片學習過久便容易單調乏味……等等。還有最重要的:播放的目的、知識點的目標又是甚麼?通過全盤考量、甚至設計之後,再透過教師的專業設計達到深化優點及迴避缺點。──這裡談的是學思達老師的「分析」、「評鑑」與「創造力」。
(4)接下來才是如何使用「線上教學影片」的方法。
如:
1.時間點:
A. 何時播放:課前播放?還是上課初始播放?知識點之前播放?知識點之中播放?知識點之後播放?課後回家再放?學生回家先自行播放?
B. 播放時間長短:從頭播放到尾?還是只選擇其中一段播放(選擇哪一段?)?
2.形式
A.設備不同,就有不同播放方式
公播:全班一起看。
組播:每組有一台電腦或平板,不同組看各自教學影片。
各自播:全班每個學生有平板,各自看自己的教學影片。
(全班都有平板,形式就有更多選擇,如各自播,可以同時穿插著組播和公播)
B.播放方式不同:
如:是否暫停?是否回放?何處可以快轉?何處需要慢轉?何處可以直接跳過?
簡單地說,可選擇的方法和方式太多了,運用時的變化也就很多。
(5)如何將「線上教學影片」融攝進入「學思達講義」,成為學自學的助手與資源
其實「線上教學影片」是客體、是資源,真正的主體還是「教師」。能讓線上教學影片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的也是「教師」。
對學思達老師而言,將「線上教學影片」融攝進入學思達講義及教學流程當中,讓教學影片發揮最大效能、迴避各種缺失,順利幫助學生進行自學,才是學思達老師要去努力的關鍵。而這過程,即充滿著教師的專業、判斷、抉擇、實踐和創造力。
再回過頭來重提一次:
一個學思達老師,手上的教學資源至少有4種,分別為:
(1)課本。
(2)學思達講義(學思達的主關鍵,也是學思達老師的專業與設計成果之呈現)。
(3)線上教學影片。
(4)老師的口頭講解能力。
學思達上課教學流程則有五步驟:
◎自學→思考→討論→表達→教師統整(然後不斷循環、同時又靈活交互變化)
面對線上教學影片,學思達老師首先要想的是:我要採用哪一種影片較為適合(洋蔥、還是均一、還是因材網、還是我自己錄的影片?)影片需要全部放完嗎?還是只放其中一段(然後再放另一部分)?放的時候需要暫停嗎?需要回放嗎?需要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或回答嗎?需要幫助學生深化、記憶或練習嗎?……──然後再將思考和設計,全部融攝進入學思達講義即可。
如某一數學知識點太難了,學生根本自學不來,但線上教學影片又講的很好,課堂融入就可以變成這樣:
◎「線上教學影片」→自學→思考→討論→表達→教師統整
可以老師設計時,覺得應該讓學生先去探索和思考,所以並不直接提供「線上教學影片的講解」,而是先提供問題和資料,讓學生自學、思考和探索,探索之後,再用「線上教學影片的講解」做為核對,於是也可以變成這樣:
◎自學→思考→討論→「線上教學影片」→表達→教師統整
也可以將「線上教學影片的講解」做為學生探索、理解完整之後,最後再做為鞏固知識點之用,就又變成這樣:
◎自學→思考→討論→表達→教師統整→「線上教學影片」
這樣大家就比較容易明白,為什麼我說學思達老師聽到類似:「雖然洋蔥數學如何好,但是它像電影播過去、像流水一樣流過去,學生根本學不到重點……。」心裡想的反而是老師可以怎樣去解決這樣難題的辦法:「我如何在學思達講義和流程的哪些設計當中,可以設計出讓學生可以記起來、讓學生深化、讓學生有效地學起來的各種方法……。」然後經過教師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與嘗試,逐漸產生成效、甚至終於克服了。──其實,這也正是學思達老師會充滿熱情與成就感的主因之一,來自於不輕言放棄、不斷嘗試、不斷挑戰、以及不斷突破。
另一種可能情況則是,當老師經過專業判斷之後,覺得還是讓學生自己思考和探索,還有教師編出的學思達講義設計與引導,遠比線上教學影片的教學效果和效益還更好,所以最後選擇不用影片。──這樣其實也很好,這裡頭有老師的專業判斷與創造。(但是千萬不要忘了,還是要關注各種不斷推陳出新的影片,說不定又有超越教師的驚人效果之教學影片出現了。同時也必須考量學生如何重複學習的資源。──換句話說,說不定也可以並存共好。)
但是,如果甚麼都沒有嘗試,只看到教學影片的缺失,卻不願多方嘗試去克服看看,很快就回到自己的舒適圈,依照以往一樣老師直接口頭講解,這樣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就這樣放棄,真的是最簡單又最不費心力,對教師成長和突破而言,真的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