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陶朗歌 你有多热爱《Building Stories》 就该有多痛恨《老屋记》

来自主题:克里斯·韦尔(Chris Ware)

尽管克里斯·韦尔在世界漫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也使得他在欧美漫画界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但这个名字对于国内读者而言还略显陌生。

image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中文版

虽然【读库】小众社在2015年的时候,将他的成名作《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引入了国内,但欧美漫画阅读风潮在彼时尚未有如今这般波涛汹涌的态势,因此,尽管制作精良又兼造价亲民,但始终还只是在小圈子中口耳相传,并未能在更大的读者范围中引发热议,克里斯·韦尔的名字也便昙花一现般,匆匆出现又匆匆遁入无声。

时至今日,欧美漫画被大量引入国内,许多优秀的漫画作品都乘这股东风推出了中文版,而对于克里斯·韦尔的作品来说,却一直鲜有新的引进消息传出,零星的几篇推荐文章最终也难免遭遇石沉大海的命运,克里斯·韦尔的爱好者们也只好继续空怀敬仰之心自娱自乐罢了。

所以当【浦睿文化】宣布说要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Building Stories》引进时,克里斯·韦尔那些为数不多但都死心塌地的国内粉丝们简直群情激奋,一时间自发奔走相告,撰文贴图卖起安利,令这个一直沉寂如水的冷坑仿佛都有了大火一把的节奏。毕竟,要引进的非是旁书,而是《Building Stories》,这个在2012-2013年间横扫欧美各大漫画奖的现象级作品,从艾斯纳火到安古兰,从《纽约时报》火到《时代周刊》,几乎在当年每一份重量级媒体的年度书单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毫无疑问,对于喜欢克里斯·韦尔的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image


克里斯·韦尔的出版实验

克里斯·韦尔更愿意将《Building Stories》视为他自己的一次“出版实验”,与常规漫画“书”不一样,这并不单纯是一本书,而是一套书,或者更准确地讲,是由14种不同漫画媒介所共同组成的一套作品——这其中包括布面书、精装书、大开型报纸、迷你漫画册、折叠纸板、漫画折页等——这种独特的创作设计使得它的体量十分庞大而浩繁,以至于不得不被装入一个42X29.5X5.5cm的大盒子中,而这个庞大的盒子几乎没法被装入任何一个常规尺寸的书柜之中。于是,几乎所有拥有《Building Stories》的读者,都不得不将它单独放置,于是乎,这本奇特的书,无论你喜欢与否,都会在你家中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也就比其他的书有了更多被阅读的机会。

image

(卷帙浩繁的《Building Stories》)

尽管在网络时代,纸质媒体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式微,但在克里斯·韦尔看来,纸张仍然是漫画语言最好的载体,在无数人预言纸质漫画书即将消亡的当代,他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作出了自己的回应。对于《Building Stories》的读者而言,沉甸甸的一大盒子纸张所带来的阅读快感和遐想空间,要远比电子屏幕上的像素点来得震撼和印象深刻。克里斯·韦尔曾经这样说过——“我真的认为,对于艺术而言,书籍为生活变幻莫测的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确定性。”——他在《Building Stories》的创作中,扩展了纸质媒体的运用边界,让看似过时落伍的“纸上创作”重焕生机,甚至做到了一些电子媒体永远无法企及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莫过于“正背交替阅读”,那是一张创作于长条纸上的双面作品(《The Walk》),但有趣的是,正面与背面的图案是相互对应、互为表里的,如果纸张正面是一个人的正脸,那么纸张的背面则是他的背影,正背两面处于同一时间节点,因此在阅读时,就并非是按照“读完一面再读另一面”的常规方式去阅读,而是要将纸张折叠然后立起来,正背交替阅读,这就使得阅读从平面扩展到立体层面,而这在电子媒体上却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将实实在在的纸张拿到眼前,才能体会到这种阅读的快乐。

image

  • (上面为正面,下面为背面,两者互为表里)

克里斯·韦尔前后共花费了10年的时间来创作这部作品,书中的每一幅画、每一个字、每一条线、每一处颜色全部都出自于他的手绘。

克里斯·韦尔的画风非常严谨细致,在风格上非常接近“丁丁之父”埃尔热所创造的“清线画风”——线条匀称、色彩明度高、不强调阴影所带来的体积感——因此克里斯·韦尔也被认为是当代的清线大师。但与埃尔热笔下让人轻松愉悦的丁丁不同,克里斯·韦尔的清线作品具有更强的组织性和更严谨的布局,这使得一种独特的严肃感跃然纸上。

除此之外,韦尔的作品也更富于装饰性,他将一些“连接性文字”也作为独立图案去设计,甚至对一部分对白文本都进行了特殊的排版处理,使之成为画面装饰的一部分,从而造就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美感。

image

克里斯·韦尔在手绘

所以,在我看来,韦尔的十年伏案,他所倾注于纸张之上的赤子之心,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必须同样以木浆纸质为媒介才能得到传导,达成由彼及此的精神传递,因此实体书是阅读《Building Stories》的不二之选,这也是我为什么对该书的引进版抱有极大期盼的原因之一。

建筑故事和构筑故事

书名《Building Stories》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字面上的“建筑的故事”,是偏正短语,而另一层意思则表示“构筑故事”,是动宾短语,前者是克里斯·韦尔对整部作品的内容概括,而后者则是他对自己创作意图的揭示。

image

(《Building Stories》中有大量的建筑描绘)

“建筑故事”所传达出来的是克里斯·韦尔对建筑的痴迷,在这一点上他和加拿大独立漫画家赛斯(Seth)非常像,两人都对建筑描绘有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在他们俩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大量对城市建筑的刻画,而与另一位“纸上建筑师”冯索瓦·史奇顿笔下那种恢弘、理性的宏大建筑描绘不同,他们俩的建筑更加平凡而有烟火气。

image(加拿大漫画家赛斯笔下的建筑)

在克里斯·韦尔的成名作《吉米·科瑞根》中,他对芝加哥的刻画曾被评选为当代绘画中描绘城市建筑的名作之一,他甚至还在书中附赠了一个可以让读者自己制作的纸质建筑模型。

而在《Building Stories》中,他则把自己的家安排在芝加哥的橡树公园,就在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故居】的附近,那里遍布赖特早期的作品,见证了他日后久负盛名的草原风格建筑的发展与成熟,就连主角所居住的郊区别墅,也显然出自赖特之手,有着明显的草原别墅风格——平缓的大坡顶、水平的建筑线条、砖石与玻璃的相互衬托。

image克里斯(韦尔描绘的赖特草原风格别墅)

image

(这座风格鲜明的草原风格建筑正是出自赖特之手)

而另一位故事“角色”则是一座时代久远的三层褐石建筑,一楼住着是年迈的房东,二楼住着一对正经受中年危机的夫妻,三楼则住着全书的灵魂角色独腿姑娘,正是这三组角色演绎了全书的全部故事,尤其是独腿姑娘,她是全书的人物核心,《Building Stories》正是借由对她求学、独居、恋爱、堕胎、结婚、生子等一系列生活片段的描绘,传达出克里斯·韦尔的生活感悟,而独腿姑娘的所有故事几乎都是发生在建筑之内——父母家、独居时租住的褐石建筑和结婚后居住的草原别墅,建筑似乎不再是单纯的建筑,而是一座将人困住的“力场”,而随着居住“力场”的改变,人物的角色、心态和情绪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相比于字面意义上的“建筑故事”,克里斯·韦尔更想传达的是其隐含的另一层意思——“构筑故事”。克里斯·韦尔的这部作品受他朋友【理查德·麦奎尔】的《这里》影响很深。首发于1989年的《这里》用突破常规的手法解构了图像叙事,无时序、无叙事、无主角的创作手法深深地震撼了克里斯·韦尔,这也引发了他对于漫画叙事边界的探索欲望,麦奎尔本人也曾鼓励他“去探索去冒险”,而韦尔探索的结果就是这本《Building Stories》。

image

(理查德·麦奎尔对克里斯·韦尔创作的影响很大)

在这部浩繁巨著中,克里斯·韦尔放弃了作为创作者所固有的“控制权”,他没有给读者指定阅读规则,而是把这种选择权交给了读者本人。他为读者提供了多达14种备选媒介,每一种媒介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在时序上存在前后差别,但在故事内容上并没有特殊关联,只是在一些小细节上彼此呼应。因此,读者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用这14种媒介去构筑自己的故事,媒介就好比是“砖块”,而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建筑”的旅途。换句话说,《Building Stories》给了读者极大的阅读自由度,而这彻底地打破了传统漫画创作的铁律,在这一点上,《Building Stories》和麦奎尔新版的《这里》又极为相似,《这里》的阅读自由度同样非常高,读者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每一次阅读都会产生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新版《这里》在2014年出版之后,克里斯·韦尔曾专门为其撰文,其中有这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这里》拓宽了图像叙事的边界,将视觉叙述推上了一个新的层级,完全脱离了传统漫画的阅读习惯。它创立了一种有机的叙事结构,不仅向漫画媒介的过去致意,更是暗示了它的未来…….”——或许,克里斯·韦尔并不仅仅是在称赞好友麦奎尔,这段话更像是他自己的创作剖白。《Building Stories》它所承载的,是克里斯·韦尔对于图像叙事边界的探索,它对于漫画行业变革创新的指导意义要远远超过它本身所讲述的故事意义。

image(克里斯·韦尔的分镜与传统漫画大相径庭)

所以,《Building Stories》不仅仅是一件完全出于“匠人”心态的纯手工艺术作品,更能为图像叙事的方式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参考价值,而这也是我为什么对该书的引进版抱有极大期盼的原因之二。


独腿姑娘的十年孤旅

《Building Stories》的创作起因源自克里斯·韦尔的一次偶遇,他曾这样描述过那个瞬间——“我看到一个人在等公交车,是一个安装了假腿的姑娘,她非常有吸引力。然后这个瞬间就一直停留在我脑子里,直到最后我决定为她去创作一部漫画,确切地说,并非以她为蓝本,而是以我脑子中她为原型。”——于是这部以独腿姑娘为核心的故事就开始了它长达十年的创作之旅。在韦尔看来,假腿姑娘之所以能够触动他,是因为她符合他对于个体的基本判定,即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陷,不管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社会交际上的还是家庭关系上的,而源于人物本身的缺陷也是韦尔长久以来的创作母题之一,无论是《吉米·科瑞根》中极度自卑、懦弱的吉米·科瑞根、《昆比鼠(Quimby the Mouse)》中时刻怀疑自己的昆比鼠以及《罗斯提·布朗(Rusty Brown)》中那个永远被骗得团团转的乔基·怀特,莫不是在人格属性上存在极大的缺失。而在《Building Stories》中,独腿姑娘则延续了这种“缺陷性”,只不过她的缺陷性体现在两个层面——生理上残缺的四肢和心理上的孤独感。

image

(独腿姑娘)

这无疑是克里斯·韦尔对主流漫画的一种回击。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漫画创作中,漫画角色大多正邪分明,而正面人物大多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理想人类”——他们体格强健、道德健全、思维敏捷,甚至拥有某一项常人难以企及的超能力——因为主流漫画从始至终都是作为一种精神安慰剂而存在,它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梦愿集合,它们往往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道德化身,代表着社会层面的道德审判。但主流漫画往往因此而脱离现实生活很远,只是给读者制造一种虚幻的道德快感,但对现实生活往往并无裨益。因此克里斯·韦尔更愿意让他笔下的角色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和读者一样的普通人,有各式各样的缺陷,他们所经历的故事也都如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寻常琐事一样,有血有肉。

中年之后的姑娘已丝毫没有美感可言,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缺失。

《Building Stories》中人物莫不是如此,一楼的房东老太太因为犹豫的个性一辈子孤独终老、二楼的中年夫妇早已褪去热恋时的激情而天天因为琐事而争吵、三楼的独腿姑娘无时不刻不再忍受着独身的煎熬。如果说假肢是女主角生理上的残缺,那么孤独感则是所有角色在精神上的共同“缺陷”。房东老太太和老屋相伴几十年,却因怕打扰他人的生活而不愿与人交流,一辈子都深深陷入自怨自艾的孤独之中;貌合神离的中年夫妇虽然居住在一起,但几乎陷入了“争吵-道歉-争吵”的漩涡之中,他们在生活上已不再有当初的交集,各自活在自己孤独的领域之中;而独腿姑娘在分手之后一直想要摆脱单身,但在结婚之后却再度陷入了“孤独”之中,她把所有的一切贡献给家庭,放弃了梦想,舍弃了城市,唯一的朋友也离她而去,就连性生活都变得黯淡,对她而言,孤独从未远离,只是换了种方式继续存在而已。

房东老太太一身形单影只,最终孤独终老

克里斯·韦尔对这种孤独感的描绘真实得可怕。什么是孤独?孤独并不仅仅是自我与外界的隔离,而是真实自我的流失,慢慢与自己所习惯的世界疏离,最终在自我怀疑中迷失自我。独腿姑娘曾经热衷于性事,在与前任话剧演员男友交往时,两人颠鸾倒凤乐此不疲,或许这是她对抗孤独的一种本能反应,但在她结婚成家之后,她和丈夫渐渐被家庭生活所撕裂,丈夫总是加班,而她则要把所有精力耗费在对女儿的养育上,其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她站在卧室的门口,发福的浑身赤裸,目光呆滞地看着丈夫,她丈夫正浑身赤裸地躺在床上,低头看着平板电脑,屏幕的荧光照亮了他的脸——孤独感在这个两人共处的环境中依然肆意而出,让我们不禁对克里斯·韦尔的情感掌控力拍案叫绝。

圆满家庭的现代“孤独”

然而,尽管孤独感是《Building Stories》的核心母题,但克里斯·韦尔并未让它变成一本充满负能量的厌世之书。在《Building Stories》中,尽管孤独弥漫,但克里斯·韦尔还是给独腿女主的生活点了一盏灯,那就是她的女儿。女儿总是穿着最明快的枚红色衣服,她的脸上也总挂着最灿烂的笑容,尽管抚养女儿让她身心俱疲,但女儿依旧是她的快乐之源,在女儿被欺负时她会紧张到神色凝重,在接孩子时她会在教室外满心欢喜地看着女儿,而当被女儿问起时,她也会自豪地说,“你会让我成为最快乐的妈妈”。在现实生活中, 克里斯·韦尔也拥有一名女儿,他同样对她的女儿抱有最为深沉、炙热的爱。在一次采访中,有人询问韦尔“你什么时候最快乐?”韦尔的回答是“我女儿克拉尔诞生时,以及那之后的所有日子。”或许韦尔把对女儿的爱,也全部倾注到了《Building Stories》的创作中,或许在他看来,只有亲情能够拯救孤独。

看到女儿被推倒时脸上表情的刻画非常细致入微

千般苦万般累都消融在女儿的微笑之中

一般而言,读书是需要驱动力的,漫画一般都是靠剧情来驱动读者去阅读的,而《Building Storie》则是以情感共鸣为驱动的。缺陷和孤独几乎是所有人的共性,我相信所有人在阅读此书时都会被某一个时刻所触动——宠物死亡、父亲病故、挚友去世、旧爱重逢、放弃梦想、困于平庸……这些情节往往会触动我们心底的某根心弦,让我们与书中的角色感同身受,而且你涉世越深就越能体味其间的滋味,尤其是人近四十为家庭所累的中年男女们,恐怕会在阅读中途不止一次的掩卷流涕。这是此书的独特之处,也是我为什么对该书的引进版抱有极大期盼的原因之三。

一声叹息《老屋记》

如果你知道我对《Building Stories·》抱有多么大的喜爱,如果你知道我对中文引进版抱有多么大的期望,那么或许你就能理解当我收到成书时发出了一声多么深重的叹息。
哎.....

或许是看到了欧美漫画在国内市场这两年的蓬勃发展,浦睿文化在2017年左右也加入了欧美漫画的引进大军,第一本书便是大部头的《纽约客漫画全集》,这本720页的煌煌钜著收录了美国知名杂志《纽约客》从1935年到2006年长达70年近2000副有代表性的作品,全景式地介绍这本传奇杂志在几十年间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影响。但对于国内的读者而言,无论是《纽约客》的影响力还是对美国社会状况的陌生感,都使得这部书有些遥远难及,很多幽默点由于年代和文化的关系都无法体察到。浦睿文化引进的第二本欧美漫画就是《Building Stories》,引进名为《老屋记》。

引进版被译为《老屋记》,显然并没有体察克里斯·韦尔的真实意图
恐怕较真到极致、分毫必究的克里斯·韦尔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本在国外获奖无数的知名作品,将在中国遭遇最不走心的出版待遇。作为克里斯·韦尔的粉丝,我几乎在中文版推出的第一时间就下单入手,但在收到实体书并对照原版通读之后,完全被一种巨大的失望情绪所笼罩,心境就如标题所言——你有多爱《Building Stories》,就该有多恨《老屋记》——期盼已久的热望仿佛被一阵冰水浇透,透心凉。在我看来,引进版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大问题——
1/印刷及制作方面:
1-1/颜色还原:引进版《老屋记》在颜色还原上与原版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明快颜色的还原还不错,但在暗部颜色的还原上则存在非常大的差别。
上面为原版,下面为引进版,颜色差异明显
上面为原版,下面为引进版,颜色差异明显
1-2/媒介尺寸:引进版《老屋记》在其中一个媒介的制作上缩减了尺寸,导致整体大小比原版小了将近1/4。
左为原版,右为引进版,尺寸差异巨大
展开之后引进版比原版小了将近四分之一
1-3/媒介用材:引进版《老屋记》在媒介用材上的改动比较大,比较明显有两处,一处是【金边书】的金边材质被取消,且封面封底的板材厚度缩水(但此处改动可能是为了改善原版无法平摊翻书的问题,故此处存疑),另一处则是【布纹书】的封面取消了“纸+布”的双材质,仅仅用布纹纸印刷出了材质分界线蒙混过关。
左为带有金边材质的原版,右为引进版
左为原版,右为引进版,原版封面中间有明显的材质分界线,引进版则没有
对于《Building Stories》而言,它本身就是对纸质媒体的一次创作探索,因此对纸张和媒介的表现力其实是非常倚重的,但此次的引进版显然在这上面做得不够好。在这三个方面中,不排除作者本人亲自介入印刷要求做更改的可能(之前克里斯·韦尔就曾经和小众社的编辑细致地纠结过《吉米·科瑞根》的颜色还原问题),因此如果以上改动全部是出自作者本人意愿,那这就另当别论了,但如果不是,那这三点这无疑是对原作的不尊重。
2/嵌字及布局方面
前面说过,克里斯·韦尔非常注重画面的布局排版,与欧美漫画常见的漫画分镜有非常大的区别,在他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任何除了矩形之外的画框(偶尔有正圆形),而所有的画格必须是堆砌得整整齐齐,就连其中的嵌字也都是韦尔本人亲力亲为,务必做到文本的排版布局与整齐划一的画格布局相协调,达成文字与图像的高度统一。如果引进版用心去做的话,即使做不到全书文本手写(体量太大),至少可以请专业的设计师对全书的文字排布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成为图像语言的一部分,而不是与画面彻底割裂开。但很显然,《老屋记》的嵌字排版非常之业余。
2-1/嵌字错位:最为不可推卸的问题出现在嵌字错位上,即将对白安放到了错位的位置上,从而导致了文本的断裂,造成了阅读的不连贯,这绝非是技术问题,这完全就是态度问题。
引进版在此处的嵌字出现了错位,错填了之前的翻译文字,与原文完全对不上
2-2/嵌字遗漏:比嵌字错位还不可推卸的问题是嵌字遗漏,即没有将对白文本填到画面上,而且这种情况在全书出现的频度非常之高,有些文字含有一定的性敏感词语就直接整段删除,但有些遗漏的文字应该是真的忘填了。
此处的吐白框中出现了明显的嵌字遗漏
这种疏忽已经不能用马虎来形容了
2-3/嵌字溢出:这种情况出现在全书的很多地方,尽管中文和英文在字型结构上存在一些差别,导致在被填入到吐白框中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是不可解决的(世图在这点上做得就很好),但在《老屋记》中,嵌字溢出吐白框的情况比比皆是,严重地影响了克里斯·韦尔严谨细密的风格。
类似这种粗放的嵌字效果在书中数不胜数
2-4/字体草率:字体选择的草率多半是漫画出版经验不足造成的,原版中的很多字体都是经过克里斯·韦尔特殊设计的,因此具有特殊的美感,但引进版在字体的选择上显然仅仅是以“看懂就行”为标准的,并没有过多考虑美感的问题,字体选择单一且草率,妄图以一种字体打遍天下,但最终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不知道克里斯·韦尔本人看到最终的成品会作何感想。
引进版与原版的标题字体在美感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5/破坏布局:造成布局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出版方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破坏韦尔精心营造的精美布局,在原作中,每一页的布局都是严丝合缝的,体现出一种极致的节奏感,不管画面上有没有线,布局分割都是存在的。但到了引进版,原作中的布局节奏感荡然无存,文字框随意拉伸,而这绝对不会是克里斯·韦尔所乐见的。
原版中所体现出的严丝合缝在引进版中基本无从寻觅
如果说印刷和制作方面可能会有根据作者意愿做局部调整的原因(存疑),那嵌字和排版方面的问题应该是出版方难辞其咎的,由于他们的疏忽,导致了画面格局遭到了不可忽视的破坏。虽然有人会说,如果不对照原版,这些差别普通读者是看不出来的,但问题在于,这套书售价近300元,与原版相去无几,难道不应该拥有和原版相匹的品质么,国内读者凭什么就要得到这样的次等品?这些问题基本都可以被归为心态不正和经验不足两个方面,但无论是哪个原因,这些失误都不应该由真正喜欢克里斯·韦尔的读者们来买单,不是么?
3/和谐及删除方面
这恐怕是《Building Stories》不得面对的国内出版现实。在原版书籍中,存在不少性爱和裸露的画面,以国内的出版政策来说,这些画面是肯定过不了审的,因此删减是在所难免的,《老屋记》对这些地方的处理方法有三种:
3-1/裸露遮挡:书中有不少全身裸露画面,公道地讲,出版社的处理方式还算比较成功的,对所有的裸露部分都进行了遮挡,一种是重画了衣服,另一种则是添加了雾气(洗澡场景),而且在画风上保持了与原作的统一,不知道是不是出自克里斯·韦尔本人之手。但全书令我比较在意的一点是,唯一一处没有被处理的全身裸露画面竟然是女主未成年的女儿,真是谜一样的和谐规则。
最为常见的和谐处理方式
“穿上衣服”后的独腿姑娘倒也不算违和
3-2/场景删除:这是破坏性非常大的改动。前文我也提到过,独腿女主在两性关系上是比较主动的,因此原作中有不少的性爱场景,对于这些场景,引进版采用了直接删除的处理方法,虽然我也知道国内的出版政策并不宽松,但这种方式似乎有些过于粗暴了。因此,如果在阅读引进版时发现画格布局突然出现大面积的空白,那就表明有敏感场景被彻底删除了(包括文本),而这些场景的删除,往往会导致剧情上的不连贯,以及对角色形象领会的不全面。
甚至连上图中这些并不暴露的场景也遭到了删除
3-3/对白删除:这种操作确实不是很多见,《老屋记》中有一些涉及两性关系的对白也被彻底地删除,而且说实话,这些被删除的对白其实并不算太直白露骨,印象比较深的一段是独腿女主和男友坐在车内牵手时的一段内心戏,措辞非常隐晦,完全可以通过翻译手段来处理,但却被直接删掉,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当然,也不排除这是嵌字漏填的情况)。
莫名其妙的对白删除,而且数量不在少数,故应该为故意为之
其实这些敏感场景对于人物情感的刻画还是有不小影响的,绝非克里斯·韦尔为了博眼球而刻意为之(他对女性身体的刻画也非常平实,并不太吸睛),但是受限于国内的出版环境,这部分内容被拿掉确实非常可惜。
总而言之,其实我也深知《Building Stories》的引进难度,因此像是更改材质尺寸以削减成本、和谐裸体以符合政策要求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退一步接受的,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的不走心确实让人难以接受的,尤其是嵌字的潦草和对整体格局的破坏,这对以秩序感著称的克里斯·韦尔的作品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毕竟这部作品并不仅仅是用阅读的,而是用来欣赏的,对它的标准应该不仅仅是“能看就行”。换句话讲,出版社不应该仅仅把它视为一个产品,而应该用做作品的心态去对待它才好。
但现在的情况是,我对《Building Stories》所抱有的三个期望——对纸张媒体、对图像格局以及对情感叙事的期待几乎全部落空,原作对纸媒表现力的扩展被糟糕的调色、材质和工艺毁掉,原作对图像格局的严谨把控被潦草的嵌字和排版所毁掉,原作对情感叙事的细腻展现被四处删减的图文弄得满是裂痕,因此对于这本《老屋记》,实在是想爱都爱不起来。
涨潮与退潮
涨潮时风起云涌大浪滔天,疾风追逐浪花,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而潮水终将退去,退潮时才能显露出美丽的鹅卵石和贝壳儿。毫无疑问,这是有史以来欧美漫画在国内最为火热的时代。我们不知道这波大潮将在何时达到高潮,我们只知道目前我们享受着从未奢享过的丰富精神食粮。漫画对于我们这些爱书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而是成为我们这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暂时逃离现实世界的一张短途船票。也正因为此,我们无比珍视手中的漫画,我们希望看到它们最为完美的样貌,我们也愿意为此去等待和付出代价。
《老屋记》之所以让我感到失望,正是因为它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完美样貌,尽管我确实对能将其引进国内的出版商心怀感恩,但与此同时也确实为它没有全心尽力去对待这部作品而感到气恼,既然已经努力去做了,为什么不再加把劲把它做好?我们真心地希望,出版商能首先成为一名爱好者,怀揣着一份纯粹的热爱去对待每一部作品,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怀抱着最大的热忱用一缕墨香来回报于你。尽管我们希望在漫画书的市场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好作品,但我们并不会因为这份急迫的心境而降低对优秀作品的评判标准,相比于心急火燎地出差错,我们倒是宁愿出版商慢工出细活,哪怕连续跳票我们也不介意等待。
毕竟,匆匆而来者,必将匆匆而去。愿与诸君共勉。
/完

在微信里访问本页
请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