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1958-),四年一赛,俄罗斯-莫斯科
以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姓氏冠名的国际音乐比赛,创始于195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比赛地点设在莫斯科。
被誉为旋律大师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无论在歌剧、舞剧、交响乐、室内乐以及钢琴、弦乐等各个领域里都留下了许多经典巨作,因此以他的姓氏冠名的国际音乐比赛内容最为丰富,规模最为壮观,比赛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声乐四项。
就小提琴比赛而言,第一轮比赛曲目通常为传统古典作品;第二轮为奏鸣曲和柴科夫斯基的技巧性乐曲;第三轮则必须演奏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协奏曲》及其他作曲家的一首协奏曲。
由于俄罗斯具有先进的音乐教学体系,加上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演奏家们对柴科夫斯基作品独有的深刻理解,并且由于充满灵感而掌握着对俄罗斯民族音乐表现上所需要的丰富的音色变化这些条件所致,历届比赛中名列前茅的多数为俄罗斯青年演奏家,如第一届和第二届的金奖分别由克里莫夫和古特尼科夫获得。在以后的各届比赛中,先后摘冠的还有特列恰科夫、克莱默、格鲁贝特、穆洛瓦、施塔德列尔、卡列尔等。从第一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开始,我国几乎每届都有小提琴选手参赛,但是都没有在决赛中获得过名次,惟有薛伟在1986年第八届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由此他便开始了走上国际乐坛的里程。更为可喜的是时隔16年,我国18岁的青年选手陈曦在2002年第十二届柴科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再次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而此届比赛的一等奖是空缺的。
此外,在1998年第十一届比赛中,我国选手潘依琼在夺魁呼声很高的情况下进人决赛,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