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那熊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图书语种

文字作者


版次
2015年03月

留言:

熊小那 2016-12-11 23:22:10


这是难得一见的图文述说。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市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竟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的写照。

薛凤旋教授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作为营造城市和城市化的动力的细节之间,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亦系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熊小那 2016-12-11 23:25:25


目录

序 言 薛凤旋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中国文明与城市的土生性
多元的先民文化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

第二章 由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原始文明
仰韶晚期的聚落
一、姜寨一期
二、大地湾二期
三、城头山初城
初城的性质

第三章 龙山时代的城邦
什么是城邦?
龙山时代的社会
龙山聚落和城市
城市结构和功能
龙山城邦国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中国文明最早奠基于夏代
夏代开拓了中国文化新纪元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
一、核心地区
二、周边边远地区
夏代的城市文明
其他夏代城市
夏代——奴隶社会封建帝国的开始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中国有现存文字历史的第一个朝代
商帝国和商文明
一、仁 君
二、新的国家统治制度
三、税制、货币、贸易和法典
四、经 济
冶铜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商的疆域和城市体系
二里岗的城镇体系
在都城300公里内的区域性中心
沿边地区的区域性中心
商的属地和独立的方国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根基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历史的分水岭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
一、封建制度
二、宗法制度,加上祭天地和祭祖先结成一个新宗教(儒教)
三、井田制度与城乡分别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
一、规划的原则、程序以及城市理想结构
二、宗 周
三、成 周
战国时代:铁器时代开始——封建被新中央集权所替代
东周和战国的新城市文明

一、临 淄

二、曲阜
结论:中国城市结构的定型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秦开创的新型皇朝奠定了中国的概念
统一大国下的新行政和经济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
汉代的城市结构
一、长安
二、洛阳
三、临淄
四、宛
五、成都
六、邯郸
结论:新型帝国与行政型城市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统
唐代政府体制与社会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一、南方涌现新型大都会
二、运河城市
三、长江沿岸城市
四、东南的海港城市
五、行政及军事重镇
唐代的城市结构
一、曹魏时都城邺城
二、北魏(北朝)都城洛阳
三、六朝(南朝)建康
四、长安
五、扬州(中晚唐)
结论:成熟和完善地体现了中国都城的特点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复兴与新城市文明

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
两宋社会的特点
一、抑军政策
二、文人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学的复兴18{
三、商业国家
宋代的城市化动力
新市民社会的出现
一、开封
二、临安(杭州)
三、平江(苏州)
四、明州(宁波)
五、西夏、辽和金的城市
结论:中国开始产生城乡分离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元代是城市的黑暗时代
明代的军事和经济复兴
明代的城市化
明代城市案例
一、南京
二、京师(北京)
三、临清
四、大同
结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波动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希望发布您的读后感或评论?请先登录那熊账号

在微信里访问本页
请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