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食谱和饮食文化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种有关食物的本能,一种全人类共有的味觉体验?有没有一种“食物理论”决定着我们会选哪些东西来吃,决定我们认为吃多少才算饱,决定我们爱吃什么零食?神经人类学家约翰•艾伦觉得有。
在这本书里,他探索了味觉的演化基础,以及每一种文化如何基于共同的认知基础建造起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人类食用的植物和动物种类非常广泛,但与其他杂食动物不同,我们吃饭时用到的不只有胃,还有大脑。与食物的关系让我们成为人类这种独一无二的物种,也让饮食文化显得十分独特。就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也不会像智人这样看待食物。味蕾能够体现人类的自然史,我们是超级杂食者。
这本书的素材来自食物历史、厨师、人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艾伦先是描绘了我们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谱,探索了烹饪在大脑演化中的作用,随后将笔锋转向当代吃货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书中探究了对食物的厌恶与喜好、给食物加上“好”和“坏”标签的强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还对吃这件事进行了跨文化比较。例如,为了解释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吃酥脆的食物,艾伦先是考察了人类的近亲食用昆虫的习惯。他还提示,咬碎酥脆食品的声音可以丰富感官体验,避免吃饭时的乏味。另外,对健康不利的油炸食品却会让我们获得犯错般的快感。事关吃喝,决定味觉的绝不是单一因素。
希望发布您的读后感或评论?请先登录那熊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