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名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教材里看到对《拔萝卜》主题的归纳,说是当你给孩子讲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的时候,他不太好理解,但是如果你给他讲拔萝卜的故事,他对团结力量大这样一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了。
大人对《拔萝卜》归纳和分析对不对呢?
我们不能绝对说他不对,但是我们看看他和孩子的感受有没有区别。
这本书我在26多年前,第一次留学从日本带回国。我曾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实验幼儿园,给中班的小朋友讲绘本,其中就有这本《拔萝卜》。
这故事讲得是从前有个老爷爷,种下了一颗萝卜,他就盼着萝卜快长成大大的甜甜的萝卜,萝卜长啊,果然长成大大的甜甜的萝卜,老爷爷就去拔萝卜,拔呀拔不动,老爷爷就叫来了老奶奶,一起拔萝卜,拔不动,又叫来了小孙女,还是拔不动,就叫来了小花狗,还是拔不动,就叫来了小花猫,仍然拔不动,最后叫来了小老鼠,然后小老鼠拽着小花猫,小猫拽着小狗,小狗拽着小孙女,小孙女拽着老奶奶,老奶奶拽着老爷爷,老爷爷拽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呀拔呀拔呀拔呀,萝卜终于拔出来了。
当我在最后用力地说“拔呀拔呀”时,有几个就站起来了,然后伸出手,随着我“拔呀拔呀”的节奏,用力地拔萝卜。
这个情景对我很有触动,让我想到这本绘本的主题究竟是不是团结力量大。
如果是团结力量大这个主题,有一个故事是讲的是一个老人让他的几个儿子出外谋生,临行前拿来一支筷子让儿子们去折,一折就折断了,然后他拿来了一捆筷子,让他们来折,折不断,他说,你们弟兄们团结起来就有这么大的力量。这叫团结力量大。
可是《拔萝卜》这个故事如果是想说团结力量大,小孙女叫来三个五个同学一起来拔就可以了,为什么要一次叫一个?最后叫来的还是小老鼠?
这个太重要了。
为什么是小老鼠,一次拔不下来再来一次,拔不下来再来一次,把小花猫都叫来了,还是拔不下来,怎么办,还是不能放弃,哪怕是小老鼠这最后一点点力量也要使出来
与团结力量大相比,《拔萝卜》的主题更是要表现我们人类本质的精神力量,我们人类就有这种精神,做事情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再不行再来一次,这种精神,小孩子已经从故事里感受到了,所以他们也要参与进来,一定要把大萝卜拔出来。
我用这个例子想说明,孩子们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可能获得的是与我们充满理性思维的成年人不同的感受。
FROM 朱自强
大人和孩子讨论绘本的时候,问题的发动应该来自孩子。
在阅读前和阅读中,一般来说,家长不要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想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来问孩子,而是要去观察孩子,一本好的绘本在心理上情感上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映,这个会表露出来,这个时候,我们抓住孩子的关注点、兴奋点,再来和孩子进行交流和讨论,我觉得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否则我们自己绞尽脑汁事先想了很多的问题,有可能会偏离孩子的感受,也有可能把孩子纯正的阅读引到歧路上,这种可能是有的。
希望发布您的读后感或评论?请先登录那熊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