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那熊

童年清单

A List of Childhood

图书语种

价格
¥48.00


出版社


版次
2017-1

留言:

熊小那 2017-08-03 11:01:36


目录

第一章认识世界的旅程
父母的关注
不同文化中的儿童观
教育工作者
关于儿童认知世界的社会调查
17世纪儿童认知世界的标准&21世纪的新诠释
世界观的知识
第二章我们越了解世界,世界就越吸引我们
有必要设立一个教育标准吗
让孩子学会主宰自己的生活
每个孩子都是研究家、收藏家和发明家
在德国生活的外国孩子还缺少……
聪明伶俐的学龄前儿童能保证入学后获得好成绩吗
第三章教育点滴
让孩子有一本《我小时候的相册》
让孩子享受与物品的关系
让孩子体验主心骨的感受
让孩子感受乡愁
让孩子在窗口张望
让孩子保持自己的整洁观
让孩子体验“缺乏”的滋味
让孩子回忆起出生的那一刻
让孩子重复练习的意义
让孩子剥开一个橙子
让孩子享受森林
让孩子懂得书写文字
让孩子感受音乐的休止符号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双手
第四章国外学龄前教育状况
美国
英国
日本
匈牙利
后记重新定义孩子
鸣谢

熊小那 2017-08-03 11:02:10


序言

再版序
一个孩子,在他生命的头7年中,应该有过的经历:
● 修理一件生活用品。
● 夜间长途行进。
● 生病时得到父亲的精心照料。
● 能辨别3种水果的味道。
● 与一个成人钻研过一个无人可解的难题(体验“无人知晓”)。
● 因为“我知道得最多”而自豪。
● 包扎过一个流血的伤口。
这是些多么奇特的愿望!
两个世纪交替之际,我们在德国收集了上百条诸如此类的观点和意见。当时,接受我们采访的对象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段。其中一部分是外国移民,他们讲述的童年故事,我们闻所未闻。
采访的问题简单而直接,譬如:您对7岁的孩子寄予哪些希望?他们应当具备哪些生活经验?应当接受过哪些教育?他们应当知道些什么?会做些什么?他们至少应该接触过哪些人?
人人畅所欲言
这个采访调查的主意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我在德国青少年研究院已就童年问题研究多年。后来接手一个委员会的领导工作。这个委员会负责撰写德国每届立法会议期间有关青少年的报告。按照惯例,我必须阅读过去5年内所有关于孩子和家庭的研究成果和已发表的报告,内容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没有多久,阅读就进行不下去了:一部部文件冗长无聊,重复繁杂,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孩子被一堆精准的专业行话活生生淹没,看不到一点他们“闪光的智慧”(弗洛伊德语),这里没有他们热情的旺盛精力,也没有他们富有同情心的人性。

希望发布您的读后感或评论?请先登录那熊账号

在微信里访问本页
请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